自研800V高压平台、自动充电机器人、自研认知大模型Mind GPT……
6月17日,理想汽车在常州工厂召开首届“理想家庭科技日”,释放了关于“双能战略”的更多细节信息,正式官宣首款纯电车型命名为“MEGA”。
理想商业副总裁刘杰称,MEGA将成为50万以上所有乘用车中的销量第一,不分能源、车身形式,打破高端纯电动车无法成为爆品的传统认知。
(资料图片)
是什么支撑理想打造50万以上爆款的信心?从当前透露的信息来看,除了有理想最擅长的产品定义,还有补能便捷性和智能可用性的加持。
从卖了21万辆的理想ONE到年底即将发布的纯电旗舰车型MEGA,理想正试图从“产品专家”进阶成“技术领先”。
把充电速度带入5G时代 自研大模型打造更“可用”的智能
今年4月,理想在上海车展发布双能战略,此次科技日进一步阐释了双能战略的更多细节与规划。
双能战略即电能和智能。迈入纯电时代,高压快充成为豪华旗舰车型的标配,理想也不例外。首款纯电车型MEGA将全球首搭宁德时代4C麒麟电池,采用5C充电,突破电芯大倍率充电能力、电芯低产热能力、电池系统高换热能力,最优可实现充电9分30秒,续航400公里。
对于充电网络,理想将自研、自建、自运营5C超级充电网络。预计今年年底建设完成超过300个超级充电站,2025年超过3000个。此外,通过自动充电机器人等智能技术,车辆可自动行驶到充电车位,自动泊入、自动插枪充电,全程无需下车,完成充电后自动结算,自动驶出。
在智能方面,理想的认知大模型Mind GPT成为车企首个亮相的自研大模型。再结合覆盖全车多音区的数字硅麦、3D ToF摄像头、IR传感器,基于空间多模态感知-3M技术(视觉的MVS-NET、信号的MIMO-NET、语音的MSE-NET),理想同学可以实现“边看边听、边听边看”,这意味着理想智能座舱中的语音交互在从“指令式”向“交流式”过渡。
智能驾驶方面,理想的智能驾驶系统使用NPN特征和TIN网络增强BEV大模型,可以不依赖高精地图,识别万物,通过模仿学习让规控算法做出更加拟人的决策,并通过全自动、全闭环的训练平台支撑大模型持续进化。
针对用户使用场景,理想将推出“通勤NOA”:用户可以自己设定路线、自车学习NPN特征,学成之后就可以在上下班路线上使用NOA功能。这一功能无需等待整个城市NPN特征训练好,设定好通勤路线后,只要天天开这条路,相对简单的路线,基本1周以内就可以完成激活,较为复杂的路线,预计2-3周可以完成训练。
理想将于6月开启北京和上海的城市NOA内测,早鸟用户可以率先使用城市NOA功能,下半年将开放通勤NOA功能,以及更多的城市NOA区域。
基于以上黑科技,理想将在今年年底发布首款纯电车型,理想超级旗舰——MEGA。理想商业副总裁刘杰表示:“我们有信心,它将成为50万以上所有乘用车的销量第一,不分能源形式、不分车身形式,打破高端纯电动车无法成为爆品的传统认知!”
从“产品专家”到“技术领先” 纯电时代能否继续做“节奏大师”
即将迈入纯电时代,理想正越来越多的塑造自身的技术形象。
前两年“增程是不是落后的技术”这一问题还在行业内吵翻天,2022年理想就用自己的成功证明“离开用户需求单纯谈技术先进与否”本来就不是市场逻辑。但增程时代,增程器是理想与供应商联合开发的,除了争论“落不落后”、“是否费油”等问题,本身没有太多的技术传播。
在最早的第一梯队新势力“蔚小理”中,理想早期对智能驾驶能力的传播相对克制,投入也相对较晚。小鹏在2018年12月就推出了Xpilot 2,支持智能泊车。蔚来也是在尚未交车之前就发布了第一代自动驾驶系统NIO Pilot,2019年6月,NIO Pilot升级成为L2级别自动辅助驾驶系统。而直到2022 年 3 月,理想才发布了全自研的智能驾驶系统理想 AD Max。
但“赢得早不如赢的巧”,纯电车型也好、智能驾驶也罢,对用户来说都是全新的事物,有一个被市场接受的创新扩散过程。深耕智能驾驶的小鹏、座舱遥遥领先的问界都尚未因智能化能力成为市场爆款,800V平台、快充也尚未成为哪个车企的制胜法宝。
理想此时大力推进纯电平台、充电设施、智能座舱、智能驾驶的布局,显然为时不晚,关键是赌能不能再次踩准市场的节奏。
中汽协数据显示,今年1-5月,BEV累计同比增长35%,低于PHEV累计同比91%的增速。刚刚过去的重庆论坛上,朱华荣、李学用分别预测2030年或2025年,纯电仅占约30%的市场份额。这意味着相比于增程车型,理想纯电车型将面临更艰巨的任务:从满足需求到创造、拉动需求。
理想自身将现阶段定义为1-10的阶段,正如李想一直强调的,我们始终对标BBA。于是近一年,在组织架构、经销商体系转型后,理想正全面补齐各种能力,从充电站网络到研发能力,不仅要做好,还要“说”得好,因此理想也在试图一边投入,一边将技术实力内化成自身形象的一部分。
这同样是BBA的品牌之道,撑起豪华品牌形象的不完全是技术,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行的,技术能力始终是他们品牌背后的重要一环,
至于能不能踩准节奏,保持当下的成功只有市场说了算。但挑战着实越来越多,现阶段虽然增程产品开始盈利,但相比于纯电阶段的投入,盈利规模还不算大,而增程/插混市场也有越来越多新玩家涌入,面临一定冲击。
对理想来说,从增程到纯电,依然是不容有失的惊险一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