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舍得分钱的老板和不懂得分钱的老板,只能每天都处在忙碌之中,不仅公司发展缓慢,自己也劳费心神。
【资料图】
想要做个有钱又有闲的老板,就必须懂得给员工分钱。
何谓“分钱”,说到底就是利益分配。但很多老板都认为分钱给员工,就是把自己的钱变少,这是错误的观念。
长财咨询李春佳老师在《激励通》现场也经常说, 我们要分的不是老板口袋里的钱,而是市场上的钱, 因为老板口袋里的钱是有限的,市场的钱是无限的。
还有些老板舍得分钱,但是不懂如何分钱,钱分了,结果人心更散了。员工不积极,做事效率低, 主要还是分钱机制出了问题。
那么企业该如何分钱才能达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,让员工保持长久的动力,推动企业的持久发展,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如何进行科学地分钱。
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:
张伟在一家公司工作,那个时候公司一年也就能挣几百万,他年薪在10万元左右,相对来说还是较为满意的,他养活自己一个人没有任何压力。
3年后,张伟升职为部门经理,一年拿到手的钱有20万元左右,5年后升职为业务总监,发给张伟的年薪是50万元左右。
但是最近公司新招聘了几位部门总监,张伟在不经意间得知新的总监工资竟然比他现在还高。一怒之下选择了辞职,跳槽了另一家公司做了高管。
其实,这位老板损失的并不只是张伟这一个高管,而是这10年对他的悉心的培养。他这10年来积累的经验和能力,就这样被别的公司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了,而且远远地低于这十年培养的花费。
有句话说得好:财散人聚、财聚人散。放眼看国内的企业, 其实有很多老板都舍不得分钱给员工 ,以为分钱给员工就是把自己的钱变少,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。
钱应该是越分越多的!不愿意给员工分钱的老板,自然也换不来员工的努力和付出,他们要是不付出,不但不能给老板挣到钱,最后累的还是老板自己!
当然有些老板也舍得分钱,但确实不懂得分钱,结果钱一分人心就散了。 分钱绝对不是给所有人都分的,而是要合理分给那些为公司创造价值的员工。
老板和员工分钱,出发点应该是什么?
共创成果、共享成果; 建立机制让员工拿到更高的收入; 让员工成长,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; 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趋同的,企业和员工是共赢的;这里分享一种科学有效的分钱方法:根据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,企业给员工分钱,可以分为五个阶段。
这五个阶梯和企业的发展是相互匹配的,你的企业发展到了哪个阶段,就适用对应阶段的分钱方法,不能超前,也不能滞后。滞后的激励手段员工觉得老套路没效果,超前了员工没意识也不敏感。
第一阶段:企业初创期
这个时期的薪酬主要采用 “基本工资+绩效工资+奖金(+股权激励)” 的形式。
创业期一方面要 提高货币性薪酬的市场竞争力 。
结构上可以采用“较低基本工资水平+较高的绩效奖金”方式,在确保法定福利的基础上较少甚至没有补充福利。
对于急需的专业技术、管理和市场营销人才,可以另外再采取股权、股份期权等长期激励方式来吸引和保留。
另一方面, 要合理设计并突出强调内在薪酬方式 。比如关于员工职业发展和晋升选拔的制度,还有情感激励和关怀等内在薪酬方式,以增加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。
第二阶段:快速成长期
这个时期可以采用在短期之内最有效的分钱模式—— 超额分红 ,或叫利润分享计划。
超额分红权就是公司 设定固定的利润目标,超出利润部分,提取一定的分红比例分配给员工。
比如,公司前三年的净利润平均是200万,就把利润目标定为200万,超出200万的部分,提取出50%分配给员工;
比如,今年公司净利润做到了250万,那么就拿出50万的50%,也就是25万元分配给员工。
第三阶段:老业务成熟、新业务导入期
这个时期企业往往面临业绩增长乏力、团队创业激情下降,本阶段的最佳分钱方式是 阿米巴经营模式 。
简单点说就是以前公司是一个大利润中心,只有老板一个人对业绩负责。 现在通过业务分拆,拆成若干个业务单元,每个业务单元独立核算、自负盈亏 ,哪个业务单元从市场上赚得越多,哪个团队就分得越多。
这样能有效激活团队,激发自主经营意识。阿米巴经营或利润中心制,是所有企业做大的过程中必经的一步。
第四阶段:老业务裂变、新业务扩张期
企业里面现在有没有这种员工?辛苦培养他好几年,把他提为主管经理,但是接下来,你再怎么加薪他都不接受了,他只想自己创业,尝试一下当老板的感觉。
如果遇到这种员工,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?
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引入 合伙人制度或内部创业这种模式 ,也叫内部创业或二次创业,让员工留下来,和公司一起去创造更远大的未来。
第五阶段:上市或规模化发展期
当你前面这些手段基本上用完了以后,才到现在讲的最火的股权激励。我们一直提倡企业要做大、做成百年老店,一定要把人才变成股东。
但一上手就做股权激励是万万不行的 ,好像股权激励就能一招治天下,包治百病。这个单点的激励手段无法解决企业成长过程中,不同阶段不同员工的激励问题。
企业分钱有这么多规律和方法,到底哪一种最适合企业, 还是要根据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阶段来判断 ,不是现在什么概念火,老板就做什么激励,不然你拿回去用,还是会发现不适合,起不了作用。
俗话说,“不患寡而患不均”,利益上的分配不均是导致员工出现隔阂和不满的主要原因。
即便是同一个岗位,每个员工具体的工作量和付出也是不一样的,但最后得到的福利薪资却是一样的。
这样的结果自然就是,做得多的人产生不公平的感觉,长期积累导致不满,也不会愿意多做,丧失主动工作的积极性。
这里涉及到 分钱的多元差异化 。分钱是一门学问,不是人人都要分,只有给创造价值的人分钱,公司才能快速发展。
另外,很多企业为了留住核心员工,私下里给核心骨干发红包,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,这里涉及到一个公开透明原则。
私下里发也会让其他员工觉得别人得到的比自己多,让员工容易产生不平衡的感觉。管理者也不希望因为分钱,搞得大家斤斤计较,互相猜疑。
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在一项题为“你怎么看福利”的民意调查中显示,76.9%的受访者认为福利应该公开透明,公开发更能体现对员工的认可。
合理的利益分配,能让员工产生长久的工作热情,企业的优秀人才具有持续的工作积极性,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