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你不理财,财不理你,”然而理财的方式有很多种,其中大多数有条件的人,都会选择购买一套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房产。
除了等待房子升值之外,也可以租赁出去,收取一定的租金来补贴家用。
(相关资料图)
房产的升值空间,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大的,并且作为一种固定资产,房产的保值情况,也让人较为放心。
如果赶上政府拆迁,那么所得到的补偿金额,也会十分可观。
在2001年的时候,武汉的李女士,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,花费了110万元,购买了一套房屋。12年后,政府拆迁,直言只愿意赔偿1500万。
这与李女士心中的预期极为不符,委屈的李女士最终将相关单位,告上法庭。
01 筹钱买房
李女士是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,高考时也特意考了一个本地的学校,就为了能够离家里近一些。
由于家庭环境较为优越,李女士一心只想过上平稳、安定的生活,在事业上并没有过于高的目标。
步入社会之后,李女士便找了一个份稳定的工作,并且遇到了一个爱她的丈夫,两人的生活也很甜蜜,没有过大的生活压力,没有繁重的家庭负担。
闲来无事时逛逛街、散散步、旅旅游,十分惬意。
在一次聚会中,李女士听人谈起了最近楼市的信息,这勾起了本就有意购买房产的李女士的好奇心。
她不由得格外认真的听了起来,时不时的还会搭几句话询问一些问题。
在交谈中,李女士得知,江汉地区有条街,那里的房子极具商业价值,日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升值空间。
听闻这个讯息,李女士十分心动。
当天回家便与丈夫进行商讨,想要在那个街道,买一套合适的房子,既可以租出去补贴家用,也可以等着日后升值,再将房子卖出去。
听到李女士这么说,她的丈夫也很心动,于是二人便在第二天就来到房产中介,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源。
终于在找了一天之后,李女士与丈夫,终于找到了一个极为满意的房子,只不过这间房子的售价,超出了李女士与丈夫的预算。
虽然手上的资金不足,但是这间房子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而言,还是从格局角度来看,都让李女士夫妇十分满意。
而且考虑到以后这间房子的出租价格,以及日后巨大的升值空间,李女士与丈夫决定,就算是筹钱将这间房子买下,也是十分值得的。
而且如此好的房子,如果他们不趁早买下来,那么或许很快就会被别人买走,那时候他们或许会非常后悔。
因此,李女士与丈夫便开始四处筹钱,终于筹到了110万元,成功地将这间房子买下。
02 拆迁风波
当办理完购房手续后,李女士兴奋至极,她紧接着就将这间房子挂在了网上,寻求一个理想的租客。
实事求是地说,这间房子的地理位置真的是太好了,附近做生意或者工作的人,都对李女士这间房子很感兴趣。
在经过重重筛选之后,李女士终于以每年近60万的价格,将她的这间房子租了出去。
每个月固定的工作收入,再加上每年的不菲的房租,只要将当初买房子的钱还完之后,李女士夫妇的生活,将更加地轻松、快乐。
然而这样的轻松快乐地生活没过几年,2013年,李女士无意中就听到了一个让她十分郁闷的消息,这间房屋所在的位置,附近都被政府归纳到了拆迁区域。
因为政府要在那片地区建造地铁。
拆迁,这两个字对于许多人而言,都是无比兴奋。因为自家的房屋如果被纳入了拆迁区域,那么一定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赔偿款。
可对于李女士来说,这个消息却让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。
因为她的这间房子,已经为她带来了很多利益,不仅早早的就将当初买房子的钱挣了回来,而且房价照比当初,也上涨了许多倍。
如果这间房子拆迁了,那么不仅固定的房租再也收不到了,而且也没有了再次增值的空间。
就当李女士心中暗暗期望,拆迁是个假消息时,有关部门却发出了拆迁通知,李女士的那套房子,确实是在拆迁区域之内。
郁闷地李女士,只能被迫接受这个现实,将所有的期望,放在拆迁赔款上,心想着如果拆迁款合理,那么她就会少损失一些。
03 对簿公堂
李女士本以为相关部门会给予一个合理的赔偿价格,可是当方案公布下来之后,李女士却大失所望,原因无他,只因为有关部门只愿意赔付她1500万。
按照李女士的咨询反馈,她的这套房子综合的评估价格应该在3000万左右,因此她坚决要求,有关部门将赔偿款调整至3000万。
对于李女士的要求,有关部门是持反对态度的。
因为她们觉得李女士的要求太过夸张,完全是“狮子大张口”,只为了多索取一些赔偿款,那套房子的价格,根本就不值这个数。
由于赔偿款一直没有谈拢,李女士也坚决拒绝在同意书上签字,而有关单位也将李女士列为钉子户。
可是由于拆迁工作的延误,使得工程进度大幅度搁置,每天因此所造成的损失,高达数十万元。
终于在有关单位的跟进下,李女士收到了强制拆迁的通知,她的那套房子,也被强制拆迁了。
拆迁过后,李女士越想越觉得委屈,于是便把负责拆迁的相关部门告上了法庭。
经过法庭审理,在有关部门在整个拆迁协调的过程当中,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失误,并且在拆迁赔偿款项的计算上,也有一定的误差。
因此经过法院判定,相关部门应该重新计算赔偿给李女士的拆迁款项,并且将少赔偿的款项,尽快地赔付给李女士。
此次案件,在拆迁活动中并非个例,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,遇到李女士这样的情况时,不要担心、害怕,也不要默默承受,而是应该学习李女士。
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,公正的法律是不会偏向任何人的。